【摘要】韩国多家银行加速布局韩元挂钩稳定币,定位零售支付与跨境电商结算,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推出,央行强调需由银行主导并强化监管。

韩国多家商业银行正联合筹备发行与韩元挂钩的稳定币,旨在提升韩元在数字金融领域的竞争力。据韩国金融委员会(FSC)披露,八家主要银行包括KB国民银行、新韩银行、友利银行等已成立合资公司,计划采用1:1存款代币方案,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落地。此举被视为对美元稳定币主导地位的回应,同时助力韩国在数字资产领域抢占先机。

监管框架逐步完善:10月或出台专项法案

韩国FSC计划于2025年10月提交稳定币监管法案,明确发行标准、抵押品管理及内部控制要求,将韩元稳定币纳入《虚拟资产用户保护法》框架。新规要求发行方必须持有全额韩元储备,并建立严格风控体系,以防范市场波动风险。执政党民主党亦提出《数字资产基本法》,放宽企业发行稳定币的资本门槛至5亿韩元,推动立法进程。

央行审慎推进:限制发行主体,防范金融风险

韩国央行对稳定币持谨慎态度,行长李昌镛强调发行应限制在持牌银行,避免冲击外汇政策及货币政策稳定性。央行高级副行长柳相敦提出“先银行、后非银行机构”的渐进模式,优先由监管严格的商业银行试点,积累经验后再向非银机构开放。此外,央行已将“数字货币研究室”更名为“数字货币室”,并设立“虚拟资产组”,强化对稳定币市场的监测与政策响应。

应用场景聚焦:跨境支付与零售消费双线突破

韩元稳定币初期定位国内零售支付与跨境电商结算。韩国科技巨头Kakao Pay已启动相关项目,拟通过Kaia公链发行韩元稳定币,结合社交、支付与电商生态提升场景覆盖率。同时,稳定币的低手续费与快速结算优势被视作跨境电商的“破局关键”,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亦启动研修班,探索其在跨境贸易中的创新应用。

韩国在稳定币领域的布局正进入加速期,政策支持与银行联盟的协同效应或将重塑其数字金融格局,但监管框架的完善与风险防控仍是关键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