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近期发布的意见征集公告,释放出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的明确信号 —— 不仅要打通数据交互、业务互通等国内堵点,更将目光投向国际协作,提出同步推进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,深度参与数据流动、数字货币等国际规则制定。这一举措为我国数字经济 “走出去” 筑牢制度根基,而区域实践已率先给出答卷。​

大湾区突破:粤澳跨境数据平台试运行,数据 “可用不可见” 成标杆​

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的上线试运行,成为跨境数据流动的 “试验田”。该平台首期聚焦金融信息领域,通过创新机制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平衡:由用户自主完成数据传递,粤澳机构无需直接交换原始数据,仅通过比对哈希值验证可信度,从源头规避隐私泄露风险。​

更值得关注的是,平台已与 “粤信融” 系统对接,实现广州、珠海等 8 个大湾区内地城市全覆盖。惠州某澳资企业近期便通过该平台完成股东资产验证,顺利获批内保外贷业务,以往需多部门奔波的流程如今全线上办结。其技术核心来自微众银行牵头研发的国产区块链平台 FISCO BCOS(现名飞梭链),该平台单链 TPS 突破 20 万,已支撑教育身份链、安徽政务区块链等 500 余个标杆项目,展现出金融级性能与安全可控优势。​

全国开花:区块链 + 场景落地,多省市竞逐数字新赛道​

在国家政策引导下,各地密集出台区块链应用新政,形成 “特色化 + 规模化” 发展格局:​

  • 政务服务提质:河北成立 “区块链 + 政务服务” 联合实验室,山东推进济南政务数据区块链平台建设,安徽政务区块链已上链 1400 余万条电子证照记录;​

  • 特色产业赋能:黑龙江将区块链嵌入冰雪经济全链条,覆盖旅游、装备等五大领域;厦门剑指元宇宙,力争构建区域竞争力产业体系;​

  • 数字金融创新:深圳以 5 亿元数字人民币消费券拓展应用场景,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研发的成方链则支撑起跨境支付、数字资产等三大平台,助力人民币国际化;​

  • 法律基础夯实:明确区块链认证获互联网法院认可,与工信部 “推动区块链在司法存证领域应用” 的政策形成呼应。​

【省心锐评】

从粤澳平台的 “数据指纹验证” 技术,到 FISCO BCOS 的开源生态建设,我国正以技术创新支撑国际规则话语权争夺。国家发改委强调的 “监管互认、服务共享” 国际协作,与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平台 “数币达” 构建的 “无损、互通、合规” 生态形成合力,为全球数据治理提供中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