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摘要】赵长鹏指出稳定币是货币国际化的“新载体”,建议香港依托离岸人民币或港币建立竞争优势,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。

事件背景

2025年8月27日,币安创始人赵长鹏(CZ)在香港大学加密金融论坛上提出,稳定币已成为货币国际化的关键工具,香港可依托离岸人民币或港币构建新型竞争优势,成为连接全球Web3生态的通道。这一观点与香港2025年5月通过的《稳定币条例》形成呼应,该条例为法币稳定币发行提供了全球首个系统性监管框架。

稳定币的全球博弈逻辑

赵长鹏指出,美元稳定币(如USDT、USDC)通过锚定美元并投资美国国债,已实质承担美元跨境结算功能,其90%以上用户位于美国境外,成为美元渗透新兴市场的“隐形工具”。相比之下,香港若发行离岸人民币或港币稳定币,可借助区块链技术的高效流通性,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“Web3通道”。

香港的独特优势在于其离岸金融地位和技术基础。香港金管局与蚂蚁数科合作的“多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桥”项目已完成技术验证,为稳定币落地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。此外,香港《稳定币条例》采用分类监管模式,既控制风险,又为创新留出空间。

挑战与破局方向

赵长鹏强调,稳定币的自由流通属性与传统外汇管制存在矛盾,但全球已有20余国探索法定货币上链,香港可通过定向流通场景设计平衡合规与流动性。例如,优先在贸易结算、跨境投资等场景推广离岸人民币稳定币,逐步扩大应用范围。

美国在稳定币监管上的策略值得借鉴:2024年7月美国通过《GENIUS法案》限制央行数字货币(CBDC),转而扶持私营部门发行的美元稳定币,因其更符合市场对高流动性的需求。香港需加快明确RWA(实物资产代币化)监管框架,吸引全球资产通过香港上链,形成“亚洲RWA中心”。

行业意义

若香港成功推动离岸人民币稳定币,将重塑跨境支付格局。传统跨境汇款需数日且成本高昂,而稳定币可实现秒级到账,手续费趋近于零。这一突破不仅提升人民币在数字经济中的影响力,还可能推动香港成为全球Web3金融枢纽,与新加坡、纽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。

赵长鹏的建言为香港指明了一条差异化竞争路径:依托政策灵活性和金融基础设施,将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生态的桥梁,在全球货币体系变革中抢占先机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