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政策法规】美国《银行组织对加密资产的保管》
【摘要】该条例明确银行组织可依法开展加密资产保管业务,强化合规要求和风险管理,提升金融机构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安全性和可信度,为客户提供合规、透明的保管服务。
资源概述
美国《银行组织对加密资产的保管》规范由美国货币监理署(OCC)、联邦储备委员会(Fed)、联邦存款保险公司(FDIC)等金融监管机构共同推动出台。出台背景源于加密资产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客户对安全、合规的托管需求日益增加,同时监管机构需确保银行在开展相关业务时能有效控制风险,维护金融稳定。
核心内容
1.业务许可与范围
明确银行组织可提供加密资产的托管、记账与转移等服务。
银行在提供保管服务时,需遵循与传统资产类似的安全、合规标准。
2.合规与风险管理
要求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,涵盖网络安全、操作风险、反洗钱与恐怖融资防控等方面。
银行须建立独立的内控机制,确保资产隔离与客户利益优先。
3.资本与流动性要求
银行在开展加密资产保管业务时,需满足一定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要求,防止因波动带来系统性风险。
4.透明度与信息披露
要求银行定期披露业务规模、风险状况及合规情况,增加市场透明度。
向客户提供明晰的服务说明与风险提示。
5.技术与安全标准
鼓励银行采用行业领先的加密技术、多重签名及冷热钱包分离等方式,降低资产被盗或丢失的风险。
建立应急预案,确保在极端情况下客户资产仍可追溯与恢复。
政策意义与市场影响
增强市场信任:通过银行体系介入加密资产保管,提高数字资产市场的安全性与合规性。
促进金融创新:在合规基础上推动银行与数字资产产业的深度结合,促进新型金融服务的发展。
维护金融稳定:通过风险管控与资本约束,防止因数字资产市场波动带来系统性冲击。
国际竞争力:帮助美国银行在全球数字资产托管领域取得领先地位,增强美国在加密金融生态中的话语权。
本文是原创文章,采用 CC BY-NC-ND 4.0 协议,完整转载请注明来自 数实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