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摘要】印度储备银行(RBI)计划在2026年内实施数字资产牌照制度,强化合规交易与税收监管,推动数字经济规范化发展。

牌照制度推动行业规范化

印度储备银行(RBI)近期公布数字资产监管蓝图,明确将在2026年内落地牌照制度,要求相关机构通过合规审批方可开展业务。此举旨在规范数字资产交易,防范金融风险,并推动印度数字经济占比提升至GDP的20%。此前,印度央行多次强调加密货币对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,主张严格监管。

税收监管持续强化

印度自2022年起对虚拟数字资产(VDA)实施30%统一税率,并附加1%的源头扣税(TDS),且交易损失不得抵扣其他收入。2025年3月,印度拟议法案进一步授权税务部门自2026年4月起监控加密货币持有情况,以打击逃税行为。尽管行业呼吁降低TDS税率以促进市场活跃,但2024年预算仍维持现行规则不变,凸显监管层对税收透明的重视。

沙箱框架排除加密货币

尽管RBI支持区块链技术创新,但其2025年4月发布的监管沙箱报告明确将加密货币相关项目排除在测试范围外,仅允许支付、数字身份等非加密领域参与。此举反映印度对数字资产的审慎态度,优先保障金融体系稳定性。

综上,印度通过牌照制度、税收强化及沙箱限制等多维度措施,正逐步构建数字资产监管框架,为行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。